会议专题

某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喂养情况

目的:比较我国某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以及看护人的相关知识。 方法:利用对52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559名正常足月几的问卷调查资料,获得其人口学特征、围产期信息、儿童喂养的知识和行为。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 结果:看护人的儿童喂养知识水平不高。6个月以内婴儿单纯母乳喂养的比例,早产/低出生体重组低于正常足月儿组(25.9%vs 38.1%):30%左右的婴儿是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6个月之前已开始添加辅食者和8个月之后才开始添加辅食者均占20%左右。首次添加的辅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以自制米粉米糊(31.5%)和蛋黄/鸡蛋(20.8%)多见;正常足月儿以蛋黄鹏蛋(26.3%)和自制米粉米糊(25.1%)最多见。已添加辅食的正常足月儿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每天食用奶制品者分别占78.4%和78.6%,摄入肉蛋类者占69.4%和66.8%,摄入蔬菜泥/果泥者占40.7%和4113%,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食用铁强化婴儿米粉的儿童不到10%;出生后按时服用过补铁药物的比例,两组均不到20%。只有10%左右的儿童的饭菜是单独制作的。 结论:中国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看护人的儿童喂养知识水平均较低,不合理喂养比较普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

农村地区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正常足月儿 儿童喂养知识 干预措施 方差分析

周敏 刘英惠 郝波 陈丽君 鲍月琴 张小松 赵更力

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1号北大妇儿保健中心 100034

国内会议

全国妇幼保健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21-125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