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双黄连类过敏反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注射用双黄连(SHLI)发生类过敏反应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类过敏反应和致类过敏物质研究:ICR小鼠随机分成不同实验组:不同组的小鼠分别一次性静脉注射含有0.4%伊文思蓝的不同浓度的SHLI、黄芩苷溶液、连翘苷溶液、绿原酸溶液、Compound48/80溶液或生理盐水,给药后30min记录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进行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2)类过敏机制研究:将小鼠分别预先口服不同剂量的息斯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或Compound48/80后,再静脉注射含有0.4%伊文思蓝的SHLI,同前述方法观察耳廓蓝染情况,将预处理组与同剂量SHLI组比较。结果:①SHLI 300 mg·kg-1和600 m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等倍和2倍剂量)静脉注射均可引起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耳廓明显蓝染;但相当于SHLI临床2倍剂量的连翘苷、黄芩苷和绿原酸静脉注射均未造成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②预先口服息斯敏后,SHLI600mg·kg。造成的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明显减轻;预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有轻度减轻,而预先腹腔注射Compound48/80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SHII在临床等效剂量和2倍临床剂量下有明显增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提示有致类过敏作用:但SHLI的主要成分——连翘苷、黄芩苷和绿原酸可能不是造成SHLI发生类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SHLI发生类过敏反应的主要机制可能与直接刺激组胺的生成增加有关,白细胞激活也可能参与了SHLI的致类过敏反应,抗组胺药可部分预防SHLI的类过敏反应。
类过敏反应 注射用双黄连 物质基础 反应机制 血管通透性
易艳 回连强 梁爱华 赵雍 李春英 王海林 刘婷 曹春雨 郝然 高双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议——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
海拉尔
中文
138-144
2011-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