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肢体远距后处理:一种有效的脑缺血复灌损伤的治疗方法

背景:在急性中风的治疗过程中,脑血流的重新供应虽然能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但是同时也可能加重脑损伤,即“脑复灌损伤”。肢体远距后处理已证明能保护远端缺血组织的复灌损伤。本研究观测肢体远距后处理对脑缺血复灌损伤的保护。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通过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的方法制作瞬时性局灶性缺血/复灌大鼠模型。模型动物经历一次、两次、三次循环的两侧股动脉夹闭/释放来进行肢体远距后处理,持续时间分别为5min(5/5)、10min(10/10)和15min(15/15)。复灌22h后,测定神经学评分、梗死面积、水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神经元分析和免疫组化等指标。结果:经历了15/152次循环、10/10 3次循环和10/102次循环后,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在这三组中,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细胞凋亡较MCAO组和Sham组均有减轻。其他组对于复灌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本研究证明了肢体远距后处理对脑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本实验提示,肢体远距后处理在累积时间在40—60min内有最大的保护作用。

缺血复灌损伤 动脉梗塞 急性中风 脑组织损伤

徐策 郭海东 刘强强 王莉 李宏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四川成都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议——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

海拉尔

中文

182-191

2011-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