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遗传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探索——鼠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中GLN家族与遗传毒性的关系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遗传毒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到药物研发早期的毒性筛选。利用分子生物标志物评价遗传毒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到一个未知基因(BC005512)可以特异地被遗传毒性物质诱导,随后的研究表明该基因为鼠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中GLN家族的成员。ERV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外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并整合入生殖细胞基因组而被后代遗传下来的产物。文献报道EKV中的一些家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或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GLN的一个成员能够形成感染性病毒颗粒,提示其在体内处于活性状态,但关于GLN的一般特征和功能研究很少。

遗传毒性 药物安全性 生物标志物 基因芯片

武元峰 栾洋 任进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与研究中心 201203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议——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

海拉尔

中文

259-260

2011-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