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硅质岩沉积环境分析
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化学分析,探讨丫藏南彭错林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厚层状绿色、棕褐色硅质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局部受Fe、Mn矿化,AI/(AI+Fe+Mn)比值小,在Fe-Mn-Al三角成因判别图解中,人部分硅质岩样品落入热水沉积区域,微量元素Sr、Zr、Cu、Zn和Ba含量较高,稀土元素REE较低,Ce负异常,Eu正异常,北美页岩标准化后配分模式稍向左倾,体现出热水沉积特征;在沉积环境判别图中,硅质岩样品投影到洋中脊或深海区域,说明形成于大洋中脊和深海盆地环境:硅质岩的形成与板块的汇聚消减产生的以洋中脊和海底热点为中心的洋壳热水系统有关。
硅质岩 热水沉积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何俊国 周永章 杨志军 李红中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510275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地球资源中心,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23-127
2010-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