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山地区温(气)泉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天山山系是亚洲大陆腹地地质构造运动最活跃地区之一,褶皱、断裂异常发育,为地下深处的不同岩层中的微量元素、地热梯度与煤层自燃为温(气)泉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质条件。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热水资源,结合地质与构造地貌、同位素水化学资料,对天山地区温(气)泉的分布、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天山地区的断裂与裂隙构造控制着温(气)泉的分布,而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浅层地下水和深成水的循环,通过水-岩过程的溶滤、溶解作用和煤层臼燃,为地下热水积累了丰富的运动势能。天山地区温(气)泉水的矿化度较低,地下水循环和径流条件良好,温(气)泉水补给来源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

水化学特征 溶滤作用 地质构造 地热梯度

赵兴有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396-402

2010-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