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汉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采取“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江汉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从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方面对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江汉平原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54.65Mt,密度为3.44kg/m2;中层(0~1.0m)储量为509.12Mt,密度为1 1.33 kg/m2:深层(0~1.8m)储量为732.24Mt,密度为16.30 kg/m2。江汉平原土壤中层(0~1.0m)碳高密度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低湖积和洪冲积低平原区。农用地平均碳密度总体高于其他十地利川类型。显然农用地耕作方式是江汉平原土壤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生态系统中,以湖泊、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密度较高,反映江汉平原士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对比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20年间江汉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呈现上升趋势,江汉平原土壤固碳能力不断增加。

地球化学调查 有机碳储量 土壤碳密度 分布特征

杨军 张德存 胡绍祥 申锐莉 李定远 徐宏林 胡飞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 430034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404-411

2010-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