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皮肤损伤影响因素及巯基含量变化意义

砷是自然界广泛存在在微量元素,其生物学作用一致存在争议。短时间大量砷摄入可引起急性中毒;砷可富集形成局部高砷环境,长期小量接触会导致慢性的地方性中毒。一般认为,砷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随血液分布于全身,具有全身毒性。砷造成的典型表观损害发生在皮肤,但同时也有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其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多数研究显示,砷化物对人体的危害通过干扰体内酶的活性,引起代谢障碍,从而造成组织器官损伤。本调查地区白音皋曾发生因误饮高砷泉水导致急性砷中毒,后经调查确认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生化指标检测分析砷中毒者皮肤改变的影响因素和其体内巯基含量改变情况。

地方性中毒 砷中毒 生化指标 皮肤损伤 巯基含量

翟城

中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医学地理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9

2010-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