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毒死蜱低剂量重复染毒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及其可能机制

目的:研究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PF)低剂量长期染毒致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为染毒组(1、5、10 mg/kg)和溶剂对照组,连续染毒16周后测定大鼠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计算附睾、睾丸脏器系数,检查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计数精子数量、活力及检查精子畸形率,测定睾丸组织匀浆中睾丸标志酶变化,TUNEL法测定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结果:CPF染毒大鼠血清中T、LH含量降低,FSH含量升高,脏器系数呈升高趋势,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曲细精管疏松、生精细胞减少;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及畸形率升高,睾丸主要标志酶活性降低,生精细胞凋亡增加。 结论:CPF染毒诱导大鼠生殖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P”F染毒诱发生精细胞凋亡有关。

有机农药 毒死蜱 生殖毒性 毒理试验

焦利飞 闫长会 彭双清

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100071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三次委员会议暨全国第11届学术会议——低碳环境与遗传损害研讨会

西宁

中文

57-61

2010-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