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型砷污染地区人群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污染地区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方法:应用彗星试验,评价54例地砷病区有皮损患者(病例组)和51例无皮损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采集研究对象的尿液,用于检测尿砷水平。利用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农药接触史等信息。 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彗星尾长分别为(12.3±5.22)μm,(7.35士3.6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砷分别为(1.61±0.41),(1.52±0.55)ng/1000g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和饮水年限为DNA损伤的危险因素。未发现饮酒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有影响。 结论:吸烟和饮水年限是DNA损伤的危险因素,彗星试验可作为砷污染地区人群健康监测的早期指标。
淋巴细胞 DNA损伤 饮水砷污染 彗星试验 影响因素
田凤契 韩光 梁江 高怡 孙莉 范兴君 张晶 裴秋玲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山西太原 030001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三次委员会议暨全国第11届学术会议——低碳环境与遗传损害研讨会
西宁
中文
76-78
2010-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