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红外热像监测HIV感染者脏腑功能

目的:描述HIV感染者的ATA红外热像指征和变化趋势。 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受试者按性别和年龄一对一匹配后,分别纳入HI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基线、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第9个月末进行组间比较,并描述HIV组的变化趋势。 结果:HIV感染组44例、正常对照组44例纳入分析,不同观测时点的HIV感染组肺、脾、小肠、左肾、右肾、右大肠等投影区的ATA温度测量值与正常对照组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HIV感染组的肺热、脾凉、小肠凉、左肾凉、右肾凉和右大肠热的发生率在基线、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第9个月末明显不同,且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增高趋势。 结论:ATA红外热像技术作为HIV/AIDS病程及疗效监测的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艾滋病 感染监测 脏腑温度 红外热像

厚磊 李洪娟 王健

北京东信康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三次委员会议暨全国第11届学术会议——低碳环境与遗传损害研讨会

西宁

中文

129-133

2010-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