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NGO创新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管理开始由单一的党政统制逐渐转向由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和治理的模式。 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三种组织和制度形式,只有这三种组织形式共同发展、有机合作与相互配合,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模式才能建立,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是企业组织迅猛发展的时期的话,那么,在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后,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将是各种社会组织实现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和组织发展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社会组织是一个十分巨大和庞杂的体系,其中既包括处于原有体制内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也包括处在体制边缘的民间组织,以及活跃在体制外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企业的界限也不是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而往往彼此交错地混杂在一起。

民间组织 管理模式 体制转型 制度创新 社会团体

张衔

贵州省预防医学会

国内会议

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27届年会暨学会改革与创新论坛

昆明

中文

172-178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