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梁吉生:社会转型与天津近代教育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后,用了六七十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发达的都市之一,这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近代中国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由一个闭关自锁的封建国家向着被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系统转化。教育随着社会转型也发生了转型性改革与发展。这种转型是由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向近代新教育的转型,亦即从科举应试的封建教育向以模仿西方工业社会形成的大、中、小“学校”形态而出现的“近代型学校”转变。在这大变局中,天津教育走在前列,不但形成了在全国教育中的领先地位,而且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培育了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推进了现代性在精神与文化领域中的萌生与发展,在民族文化自省的前提下,对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观念的浸染,兼收并蓄,吸收过滤,形成了天津包容中西多元文化的风格,凝练了开放、时尚、创新、重商的天津近代城市精神。

天津 中国近代 社会转型 教育事业 多元文化

梁吉生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06城市空间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V2.46-50

2006-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