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FecB基因型与产羔数相关的研究

目的:为了建立小尾寒羊高繁品系,检测BMPR-I B基因的多态性,分析FecB基因基因型频率和产羔数的关系, 方法:本文选取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运用PCR-RFLP方法,分析BMPR-IB基因突变位点。 结果:样品群中BB、B+和++基因型比例分别为25.45%,54.46%和20.09%;每胎次平均产羔数分别为3.01只,2.81只和2.16只。 结论:FecB基因可以作为小尾寒羊多胎性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FecB基因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尾寒羊个体平均产羔数,对产羔数影响呈加性作用。
小尾寒羊 多胎性选育 分子遗传标记 FecB基因型 产羔数
樊庆灿 刘积凤 柳楠 叶禄林 蔡中锋 王新颜 曲绪仙 原培勋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山东省菏泽市畜牧工作站,山东 菏泽 274700 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
国内会议
青海
中文
100-104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