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工关节在踝关节残障中的应用及随访

目的:观察植骨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病损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自1998年10月~2008年12月,植骨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损伤性关节炎56例(其中伴距骨体顶部局限性坏死2例和胫骨骨折并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广泛肌切除后距下关节融合1例),类风关1例。男35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7岁(28~68岁)。 结果:本组57例获平均6年9个月随访(2年10月~10年3月)。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价法和步态分析,术前踝关节功能62分(60~75)13例,47分(30~60)27例,16分(0~29)17例。术后效果优(85~100)39例,良(75~84)14例,差(60~74)1例。优良率98.3%。术前、术后疗效按Kofoed评价以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显著意义。术前步态49例均为跛行步态(负重相>55%);术后正常步态(15%~45%周期内)24例,轻微跛行(站立相45%~55%)22例,跛行(负重相>55%)3例。未行步态分析8例。术前、术后步态分析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X线检查显示植骨部与假体间固定良好,植骨成活。 结论:植骨人工踝关节置换对改善创伤性踝关节炎等疾患的功能有良好疗效。

踝骨关节炎 手术疗法 关节置换 人工植骨

毛宾尧 王毳 李新春 司全明

宁波大学宁波第一医院骨科 宁波市骨科研究所 315010

国内会议

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7-10

2011-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