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软化用电去离子膜技术的工业试验研究
水的软化是要除去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1905年德国化学家B.Gans首先建议在工业上采用人造沸石作为离子交换剂来软化硬水。百余年来,这项离子交换软化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业上得到广泛使用。由于离子交换剂上的钠离子与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发生交换,所以称这项技术为钠离子交换软化。钠离子交换软化技术的推广,解决了人们对软化水的需求,但同时带来的弊病就是用食盐频繁再生失效离子交换剂而造成了地下水的“盐污染”,即废食盐再生液大量排放污染当地的地下水,使水体的含盐量快速升高。以北京市为例,1949年当地的地下水的含盐量为300~400mg/L,而60年后的今天,则提高到600~700mg/L,几乎翻了一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应归结为使用钠离子交换软化技术再生时排放废盐水对当地水质污染所造成的。有人曾测定过,北京市每制取1吨软化水就需要向地下排放2~5kg食盐”1”。当代医学已有定论,人们饮用高含盐量的地下水,就会使被动摄入的盐量增加,随着摄入盐量的增高,人们患高血压病的几率增加,北京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己提高到20%”2”。因此,国外某些西方国家已禁止使用钠离子交换软化,改用其它无盐再生软化技术。
水软化 人造沸石 离子交换剂 含盐量
王方 王明亚 王明太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 100084 北京清水华木电去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100-101
2010-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