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是”平等、参与、共享”的重要前提--我国残疾康复事业的问题与出路
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自有人类开始,就有残疾现象存在。然而,人类社会早期对于残疾人是采取孤立、隔离甚至遗弃的做法的;16世纪起,残疾人才勉强得到人道主义同情并获得有限的救济;大机器工业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制造出”大量因工伤残人员),而且也产生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残疾人社会工作亦因之得以初创,残疾人保健、福利、教育的权利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大量的因战争而伤残人员使得人类社会开始普遍接受“保障残疾人生活,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平等、参与、共享”逐渐成为残疾人工作的新原则,残疾人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残疾人 社会保障 康复事业 权利平等
孙树菡
中国人民大学 残疾人事业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1-311
200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