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志愿工作的内涵,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通过志愿者的关怀和鼓励残疾人参与志愿服务来承担对残疾人的责任,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发挥他们的潜能,应当成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工作内容之一。人们一般认为,对于残疾人,尤其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最基本的、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养起来,以此表达其家人或社会的责任和关爱。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这种方式仅限于那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残疾人的供养范围在逐渐扩大。而且,这种供养基本限于经济方面,或物质方面,很少满足残疾人的精神需求。从志愿服务理论和价值来看,这种供养方式有不少缺点,因为人的需求是多元的,人是有潜能的。应当探讨通过志愿者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参与志愿服务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残疾人事业 劳动参与 社会责任 志愿服务 潜能发挥
丁元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21-435
200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