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冷泡茶之物化成分分析

以绿茶及乌龙茶的原叶型态为材料,进行冷泡茶试验,并以热泡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冲泡温度与时间对茶汤中包括茶汤水色、pH值、总儿茶素、总多元酚、总游离胺基酸、个别儿茶素及咖啡因等主要物化成分的影响变化。结果显示冷泡茶之茶汤颜色显著比热泡者明亮,而乌龙茶及绿茶之热泡茶样的pH值皆较冷泡者低。热泡5分钟与冷泡茶比较时,在冷泡12小时时能得到较高量或相当量的总儿茶素及总多元酚含量,若是冷泡与热泡三泡总和比较时,12小时时能含有热泡三泡总和一半的含量。个别儿茶素在两种不同茶样中,其溶出速率亦有所不同。但冷泡在12小时之后,游离型儿茶素含量皆比热泡5分钟者高。咖啡因含量显著以热泡者较冷泡者高,即使冷泡至12小时时,其咖啡因含量仅为热泡茶的1/2-2/3左右。至于在总游离胺基酸含量方面,冷泡2小时时即能达到等量或高于热泡5分钟者,显示冷水冲泡时游离胺基酸有较好的溶出率。

冷泡茶 原叶型态 冲泡温度 茶汤水色 游离胺基酸

牟玉如 区少梅

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 中国台湾 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 中国台湾 中台科技大学食品科学系 中国台湾

国内会议

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青岛

中文

482-487

2006-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