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乔治王岛大气中PCBs和PBDEs的污染水平及分布规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POPs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到达一些从未产生或使用过POPs的偏远地区,如地球的南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等,相关研究已证实在这些地区环境样品中均能检测到POPs的存在。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这里没有常驻居民,仅有少数科研和旅游活动开展,因此南极大陆没有明显的POPs排放源, 这对研究POPs的环境行为特别是大气长距离传输效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关于南极地区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研究报道还相对较少,而针对南极大气中新POPs 多溴联苯醚(PBDEs)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大气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南极乔治王岛 环境行为 长距离传输效应 多氯联苯 多溴联苯醚
耿大玮 李英明 张庆华 江桂斌
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9
2011-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