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腐殖酸存在下银离子的光还原——纳米银的天然来源?

由于纳米银的独特性质,其在催化、光电、生物标记与成像、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据估计,2008年全球纳米银产量达500 吨,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1”。纳米银产品在制备、使用、废弃、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之中。研究表明,纳米银对多种细菌、动植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毒性。虽然纳米银存在环境与健康风险,但人们对其环境行为与转化却知之甚少。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部分细菌、植物体内外均可发生银离子的还原,生成纳米银”2”。因此天然环境过程生成纳米银是可能的”3”。日光照射下腐殖酸对多种金属、非金属(如Hg(Ⅱ)、 Fe(Ⅲ)、Mn(Ⅳ)、Cr(Ⅵ)、I2)的还原在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日光介导腐殖酸对银离子的还原尚未见报道。

腐殖酸 光还原 纳米银 地球化学循环

阴永光 刘景富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426

2011-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