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的潜在蛋白质受体及其毒理机制

在环境领域中,确定污染物可能干扰的蛋白质对象及其干扰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当污染物进入人体内中,可能通过占据蛋白质的活性位点使蛋白质失活而造成毒性。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分布广泛。毒理学研究表明,PFOS会导致生物体发育迟缓以及肝细胞的异常增殖”1”。此毒理学研究均基于生物活体实验、细胞实验以及化学分析方法,在具有高可信度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验周期长、经济成本大的缺点。正因为如此,目前对PFOS的蛋白质受体研究仍然不完善,且对PFOS干扰蛋白质功能的机理尚不清晰。近年来,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在保持了较高可信度的同时减小了成本,并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重要的毒理学数据。在普通的分子对接基础上,近年来发展出的逆向对接技术更能够快速确定受某一污染物干扰的蛋白质对象”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蛋白质受体 毒理机制 全氟辛烷磺酸

黄晓峰 曹同成 赵国华

同济大学化学系 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751

2011-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