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典型性面肌痉挛(附10例报告)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08年4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0例面肌痉挛病例,临床表现均为非典型发作. 结果: 9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1例患者术后痉挛减轻但未消失,随访5个月时完全消失.随访1-26个月,平均13个月,延迟治愈者1例(10%),无复发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20%),包括中度面瘫、听力下降1例,听力下降伴耳鸣1例;随访期间均好转. 结论: 非典型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受压一般位于面神经的远端,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可获良效,但术后发生面瘫、听力障碍的概率升高.术中责任血管的准确识别,实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避免颅神经和细小血管的损伤,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治疗方法

刘江 张黎 徐晓利 许骏 刘洪举 于炎冰

100029 北京,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二届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60-162

201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