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良乳晕切开式双平面假体隆乳术

1983年王炜首先在我国开展硅凝胶假体隆乳手术,至今28年。笔者自1989年起至今开展硅凝胶假体隆乳术近千例,其中经乳晕切开式、乳腺下缘入路、各种不同假体植入间隙隆乳共830余例,文内回顾性分析210例改良乳晕切开式双平面假体隆乳术有效性,旨在探索一种方便、安全和高效最佳假体隆乳选择手术方案。假体隆乳手术已普遍开展,目前乳房假体植入法仍然是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和安全隆乳方法,在我国常用的假体隆乳切口入路有腋窝切口入路和乳晕切口入路。过去二十年间许多医生推崇腋窝切口入路,认为切口瘢痕隐蔽,腋窝切口优点是远离乳房,但有操作不便缺点,有些腋窝切口因过长且瘢痕明显,术后很容易被发现,腋窝入路组织损伤程度远远大于乳晕切口,且术后平卧位或上肢运动时可致假体变硬甚至向上移位和乳房下极欠饱满及术后不同体位的乳房形态和手感及乳房动态美感均有明显差别;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对乳晕切口入路术式不断加以改进,避免了切口瘢痕明显,乳腺小叶损伤、包膜挛缩发生率高及过于清晰假体轮廓等许多不足;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设计出新的改良乳晕切开式假体隆乳手术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易于操作等优点。2001年,Tebbetts率先提出了双平面设计理念并认为双平面定义应符合以下条件:(1)假体部分位于胸大肌下,部分位于腺体下;(2)将乳房下皱襞处胸大肌起点完全分离,并将连接胸大肌与乳腺腺体底面的纤维组织分离至特定区域,而完整保留胸骨旁胸肌起点;(3)改变了假体、腺体及胸大肌之间的软组织覆盖和动力学关系。以上三点是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区别于胸大肌下隆乳术的关键;该技术很好地结合了乳腺后平面与胸大肌后平面假体隆乳优点,同时避免了二者不足,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特别对于传统隆乳平面难以解决的乳腺下垂;值得推广应用。双平面技术必须经乳晕切开式入路才能完成,改良乳晕切开式技术与双平面技术有机结合基本取代了腋窝入路及乳腺后平面和绝大部分胸大肌后平面假体隆乳的适应证。在“腺体-肌肉-假体”间动力学关系基础上设计的双平面,直接关系到乳房的手感和静态美感及动态美感。而这“三感”也一直是判断隆乳术效果最客观指标。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不同程度技术改进,保证了乳房柔软与真实度,极大提高了隆乳术满意效果。

乳房美容整形 乳晕切口 乳晕切开式 双平面假体隆乳术 回顾性分析

刘乃军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暨第一届全国激光美容大会(第二届全国颅颌面专题研讨会

东莞

中文

411-413

201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