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木铁路沼泽化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观测研究
柴达尔-木里铁路沿线高温沼泽化多年冻土广泛发育,约20Km的冻土路基采用了热管降温措施,借鉴青藏铁路的成功经验,这的纵向和横向间距设计为3m,并针对铁路东南-西北的不利走向,在阳坡布设了双排热管,为验证热管措施在多年冻土湿地路段设计参数的合理性,2008年底在柴达尔-木里铁路中段布设了热管冷却半径观测试验场,该观测场热管的施工工艺、工程地质条件、气侯条件与柴木铁路热管措施路段基本相同。结果表明,如果以降温-0.5℃作为热管有效冷却半径的界定标准,以热管蒸发段中部即3.5m作为衡量深度,采用年平均温度和年最低温度作为划分依据的热管有效冷却半径分别为2.4m和4.5m,均大于达乐-木里铁路所采用的热管设计参数。
冷却半径 冻土区 热管降温 施工工艺
陈继 徐舜华 窦顺 张鲁新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271-1275
2011-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