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土体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和变化机制
土体被石油污染后,土体的导热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室内测试不同含水量、石油浓度、油水相含量的石油污染土体导热系数,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干密度和石油浓度一定时,石油污染土体的导热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干密度和含水量一定时,随污染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最后又减小的变化趋势;温度对石油污染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各温度区间土体内水相的相状态;石油污染土体导热系数的内在变化机制是:土体内部的油、水的赋存位置、相状态、含量以及自身的导热性能来共同决定其导热系数。研究成果为定量研究、评价和预测石油污染物扩散、迁移等环境问题以及石油污染土体传热、传质和热稳定问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参数,同时,为冻土区环境恶化、冻土退化、冻害形成过程等机理性解释提供依据。
土力学 导热系数 石油污染物 环境岩土工程 冻土区
李兴柏 李国玉 毕贵权 穆彦虎 张青龙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748-1753
2011-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