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方法在RFQ加速器z-code和t-code模拟程序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介绍了二维PIC(particle in cell)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粒子动力学模拟中空间电荷作用的计算。并比较了以时间为自变量(t-code)和以纵向位置为自变量(z-code)的两种动力学模拟程序;针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洁净核能项目中的射频四极(RFQ)加速器结构参数,给出了单束加速和正、负离子束同时加速两种情况下t-code和z-code模拟得出的传输效率。结果表明,当束团的相位宽度大或能散大时,z-code在计算空间电荷作用时会引入相对较大的误差,从而应该使用t-code来进行动力学模拟,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空间电荷作用 射频四极加速器 传输效率 粒子动力学模拟
邢庆子 林郁正 傅世年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 100084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342-348
2004-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