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在儿童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中的疗效--病例报告一例
背景:近年来,随家长对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学龄女孩学习舞蹈的现象增多。到我科就诊的病例中,由于下腰导致的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病例也较前增多。但对于此类脊髓损伤的治疗特点及疗效观察的报告还很少。<br> 目的:本研究着重探究在对1例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儿童进行治疗时的特点,治疗技术及疗效观察。<br> 方法:⑴被动活动缓解双下肚肌张力,维持ROM训练;⑵躯干,下肢肌力增强训练;⑶坐位平衡训练(长坐位,端坐位);⑷利用站立床被动站立训练;⑸手膝位平衡训练;⑹爬行训练;⑺跪位平衡;⑻跪位行走训练;⑼坐到立位转移训练;⑽立位平衡训练;⑾步行训练;⑿蹲位保持训练;⒀蹲位到立位转移训练;⒁调整步行姿势训练,巧提高步行速度及耐力训练。<br> 结果:经过7个月的训练,肌力:腹肌4+级,背肌4级,腰方肌双侧4级,髂腰肌左侧4-,级右侧3级,臀中肌左侧3+级右侧3级,臀大肌双侧3级,股四头肌左侧4+级右侧4级,股二头肌双侧3十级,胫骨前肌左侧3+右侧3-级。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躁关节伸肌张力左侧0级,右侧1+级。运动能力:现能独立完成平地步行数百米,步行速度0.8米/秒,耐力达半小时。可手扶把手独立上下3层楼梯(台阶高20cm),如厕时需借助。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D级。<br> 结论:①与成人发生脊髓损伤的原因不同;②儿童在训练时要注意娱乐,教育与训练结合;③儿童的心理疏导和成人不同;④需对家长进行康复指导以获得家长配合;⑤以上正常小学为训练目标,更多的考虑提高ADL能力。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医学康复 运动疗法
牛志馨 张琦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儿童运动疗法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72-474
2011-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