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坪尾水洞叉管段围岩稳定和加固措施研究
黄金坪水电站尾水隧洞所处的区域地应力达到20MPa,属于高地应力区,岩体裂隙发育,其中以f10-14最为严重,其规模大,性状差,地下水丰富。另外,由于尾水洞空间交叉,支洞汇合处形成孤立岩体,致使该处围岩应力多向释放,对尾水洞围岩稳定性极为不利。综合多方面因素,洞周围岩稳定性成为关系该工程成败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该尾水洞开挖和支护后洞周围岩的应力应变和稳定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破坏,但局部区域仍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水利工程 水工隧洞 围岩稳定 结构动力学
王慧娟 张建海 彭薇薇 佘鸿翔
四川大学水力学及山区河流开发与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66-7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