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原位监测原理和剩余寿命预报-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本文介绍了海洋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原位监测研究与应用的新近进展。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监测的概念、原理和作用,欧洲第一代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顶埋式梯形阳极和后置式无损监测传感单元及其系统,以及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发展的基于电化学原理和光纤辅助技术的第二代耐久性监测技术,尤其是结构各部位钢筋脱钝腐蚀的个性化判据捕获方法和作为后置作业前提的微创介入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状态进行持续监测,是确保基础设施设计使用寿命的切实可行的耐久性设计措施;源自原位活体混凝土的耐久性综合信息可以用于结构剩余寿命的预测和预报。

海洋环境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无损监测 剩余寿命

干伟忠 金伟良 M.RAUPACH

宁波工程学院混凝上结构耐久性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016 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7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北威州,亚琛 52062

国内会议

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宁波

中文

14-2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