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定西丙肝患者:生存现状与自然史

  甘肃定西的有偿供血队伍中在1992年被逐渐发现丙肝病毒感染,当地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只对疾病症状严重的供血者进行暂时性的清退,即便是发现献血者HBsAg(+)、抗HCV(+)时仍不间断的采集。《献血法》为保证血液质量,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但甘肃定西的有偿供血队伍中观察资料却发现,一次采集400ml-600ml是常态,间隔时间最常见4-6天的。本文通过多个项目研究将丙型肝炎作为观察对象,这些观察,本着尊重历史事实和关爱丙肝病毒感染者群体出发的目的,如实采集资料,倾注人文关爱理念,并通过多方多层次的协作,使这些曾用自己的身体为社会作出过贡献人们生活的健康有尊严。

甘肃定西 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 有偿供血

袁宏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兰州

中文

27-29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