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应向消费需求拉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过去30年成功地抓住了第三次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形成了以大进大出为基本特征的出口导向模式。到了后危机时代,由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一模式正处于转变的重要历史关口,因为在后危机时代,外部需求的萎缩是中长期的,无论从后危机时代全球化演进的态势看,还足从本国中后期发展要求看这种发展模式都应当终结;如果我们继续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其成本将越来越大,因为,高度依赖出口增长的动力结构,容易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安全性隐患、经济增长动力衰减的隐患和国民财富损失的隐患。面对出口拉动增长模式所带来的诸多隐患和负效应,培育内需动力。调整对外贸易方式,建立内外均衡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是关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所采取的扩大内需的措施,基本上是靠投资需求拉动的,消费需求的增长趋于稳定状态。在反危机阶段,若没有居民消费需求增加来消化,一定会产生通胀的威胁,这里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相关问题及马克思的消费力理论进行初步探讨,以寻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途径。
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战略导向 经济全球化
方竹正 聂磊
徐州行政学院 221009
国内会议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
北京
中文
41-47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