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区域间教育均等化问题的实证分析--一个公共财政的视角

  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益,可以分为消费收益和投资收益两部分。其中消费收益表现为教育对个人带来的当期的满足感,投资收益表现为教育在未来时期能够给个人带来的满足感。因此,教育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根据收益的范围,我们可以把教育收益分为两类:一是私人收益,是指那些由受教育个体所保留下来的收益;二是社会收益,包括那些受教育个体无法独自占有的,可以被社会其他成员分享的收益。因此,教育既是一种私人物品,也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俱乐部产品)。因此,个人教育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能够同时作用于教育领域。本文选择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教育均等化的衡量指标。

教育均等化 公共财政 收益指标 教育支出

尹栾玉 李夏冰

吉林大学

国内会议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

北京

中文

404-409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