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麻疹与天气条件

  目的:近几年高度传染性急性病毒性疾病麻疹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本文从天气气候的角度对天津市麻疹高发期主要天气气候特征做了详细分析,探讨天气气候对麻疹发病的影响。<br>  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天津市传染病医院住院麻疹患者发病例数和时间。诊断符合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采用天气学方法对天津市同期和多年平均天气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麻疹高发时段的天气气候特征。<br>  结果:2004年开始,天津市麻疹发病呈明显的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季节特征明显,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5月。从3月份开始麻疹发病人数急剧增多,4~5月达到高峰。天津市麻疹患者年龄特征与其它地区有明显不同,10岁以下的儿童是发病主体,占总发病人数的71%,其次是30~40岁,占总数的12%。04~06年50岁以上年龄段没有出现麻疹病例。同期的显著天气特征是冬春季节气温增高,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br>  结论:气温和风速等气象条件变化是麻疹发病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首先,天气气候条件影响麻疹病毒的生存和蔓延。天津市麻疹季节特征明显,符合呼吸道传染病规律,1~5月是主要高发时段,发病率占年发病率的98%。2003~2006年间平均气温增高,特别是最低气温的明显增高给传染性病毒的存活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条件。潮湿和通风不畅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的主要气象条件,2003~2006年天津市最小相对湿度增高,5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多,连续4年1~5月份风速明显减小,特别是最大风速的急剧减小都给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天气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持续几年的暖冬和冬春季节高低温差的减小、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的减小,都削弱了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们在与大自然共存的过程中免疫机能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成长,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的减少,都导致人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此外,天津市麻疹发病主要集中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年龄没有出现大龄化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儿童的上呼吸道发育尚未成熟,抗力偏低,冬春季节天气气候的变化对儿童上呼吸道的刺激要大于成年人。

麻疹 气候特征 气象条件 相对湿度 发病机制

张晓云 周建峰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环境气象室,天津 300074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 300070

国内会议

第七届气象环境与健康及学科建设研讨会

兰州

中文

38-39

2011-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