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适应性支持通气伴肺复张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br>  方法: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运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该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ASV的分钟通气量设置应和IPPV时相同,通气时每一模式下PEEP按0、5、10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in,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 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小时后换另一种模式。其中使用ASV模式时每一PEEP水平加用肺复张策略。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br>  结果:在同一PEEP水平下,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SV+LRM模式时气道峰值压降低(不包括在短时间使用肺复张策略时),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氧分压(Pa02)和氧供(DO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 间歇正压通气 适应性支持通气 肺复张策略 临床治疗

秦宗和 应佑国 茆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军急诊医学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270-273

201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