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没有见血的原因及对策
一针见血是医患双方所共同期盼的。但是,不同的病人的静脉条件千差万别,护士的技术水平有高有低,病人配合与否以及一些有形无形的压力有时就会使这种期望落空。作者分析原因是:首先,要迅速判断局部静脉是否被破坏:如果局部静脉出现青紫或明显隆起或针头在倒回时出现上述情况,表明静脉穿刺失败,应迅速拔针,然清晰可辨,针梗刺入在3/4以下,可将针头稍向后倒回,然后沿着静脉方向穿刺;如果局部静脉没有被破坏,可将针头慢慢倒回并找出失败的原因:如静脉太细太滑,针头刺入过浅或过深,某些静脉位置较深穿刺时方向出现偏差,不合作的病人(如小孩、精神异常者)在静脉穿刺时肢体位置改变使针头穿刺方向出现偏移。针对穿刺失败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①细而滑的静脉:轻轻拍打局部静脉使其充盈,②针头刺入过浅或过深:要适当调整针头的角度。③若静脉位置较深,肉眼看不到的,但凭手感能摸到,在仔细摸清静脉的位置及大致走向后,可用指甲在穿刺处沿着静脉走向划一条浅浅的印子,以明确穿刺的方向,减少穿刺的盲目性,由于穿刺的深浅不易把握,在穿刺时可采用递进式进针法,即由浅入深逐层深入。④对不合作的病人,需要同事或家属协助固定局部肢体。小孩打针时,除了要稳稳地固定头部外,还要设法固定四肢,以防其乱抓乱蹬。
静脉穿刺 肢体位置 针头刺入 角度调整
常婷婷
第201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09-310
201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