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在脑保护治疗中的机理
研究发现亚低温对脑血流有调节作用、降低脑氧代谢率和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细胞内钙超载,增加神经元泛素的合成、减少神经元坏死和凋亡、促进细胞间信号传导的恢复、减少脑梗死的面积、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等。研究还发现低温对血压、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pH值和血糖无影响,对实验动物心、肺、肾、小肠也未见病理性损害,说明低温并不增加其他组织器官的损害。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设备的更新,亚低温的临床应用日益普及,虽然学术上仍有不断的争论,但临床医生已普遍将低温治疗作为抢救重型颅脑外伤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于治疗。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低体温治疗,即全身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2℃-35℃,即轻度低温或亚低温。此法操作简便,降温可靠,并发症少。做好亚低温治疗诱导降温期、低温持续期、复温期的监护,特别是对脑温、生命体征等的监测,为抢救颅脑损伤患者赢得时间,降低病死率。亚低温有如下的保护机理:①降低颅脑损伤的致残率与病死率。②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少脑组织乳酸蓄积。③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④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组织继发性损伤作用。⑤保护脑细胞膜结构。⑥减轻脑神经细胞损伤。⑦亚低温治疗可抑制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产生,并可以促进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的恢复,从而减轻自由基对脑织织的损伤。
亚低温治疗 脑血流 脑保护机理 颅脑损伤
唐子峰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急救部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65-367
201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