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急诊患者静脉滴注多巴胺渗漏后致皮肤坏死的护理
在急诊抢救中,多巴胺作为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为避免和减少多巴胺渗漏发生,并早期发现渗漏,采取改进的做法是:(1)对全科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充分认识多巴胺渗漏的危害性,识别多巴胺渗漏发生时皮肤变化过程,统一湿敷方法及观察标准。(2)提高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避免反复多次穿刺。(3)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合理选择血管,输注多巴胺时选择较粗、大、直的静脉穿刺,避开关节及有病变部位,必要时行锁骨下静脉穿刺。(4)长期使用多巴胺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并在输液过程中每24小时将含有升压药的液体交替使用不同的静脉通路以防药物持续对血管的强力刺激引起局部组织损伤。(5)加强责任心,对使用多巴胺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四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循环衰竭者注意补充血容量,掌握恰当的给药时间。(6)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建立巡视卡,加强局部皮肤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监测血压、心率。
急诊抢救患者 多巴胺 皮肤坏死 药物渗漏 静脉滴注
薛富娜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81-382
201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