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例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案。<br> 方法:219例患者符合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分为:SAM+H+UDCA组、SAM+H组、SAM+UDCA组、H+UDCA组、中药组。各组除基础保肝、支持治疗外,1、SAM+H+UDCA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2g静滴 每天1次,泼尼松片50mg口服 每日一次,7天后酌情减量,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口服每日三次;2、SAM+H组,S-腺苷蛋氨酸2g静滴 每天1次,泼尼松片50mg口服 每日一次,7天后酌情减量;3、SAM+UDCA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2g静滴 每天1次,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口服 每日三次;4、H+UDCA组,泼尼松片50mg口服 每日一次,7天后酌情减量,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口服 每日三次;5、中药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r-谷氨酰转肽酶等生化指标。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br> 结果:疗程满4周后,各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尤其是瘙痒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组主要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γ 2谷氨酰转肽酶(GGT)均下降。其中各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M+H+UDCA组与SAM+H组均较其它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速度快,幅度大。但两组之间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加用激素组随治疗时间延长,使用激素的副作用发生率增加。<br> 结论:思美泰与激素联合应用是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较好方法,但需注意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病 肝损害 诊断标准 激素治疗
朱超慧 李楠 吴凯 张林 张磊 翟俊山 王艳梅
北京解放军309医院消化科 10009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435-436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