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1/2信号和生长因子在热应激大鼠空肠和IEC-6细胞中的变化
”研究目的”研究热应激时小肠上皮细胞的生长因子表达和ERK1/2信号通路磷酸化的变化。”方法”以大鼠(体内试验)和IEC-6细胞(体外试验)为研究对象。体内试验:通过直肠温度、红外体表温度、血清皮质激素水平和Hsp70表达水平评价热应激模型。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小肠形态结构,基因芯片筛选生长因子相关基因并完成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定量PCR验证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体外试验:通过MTT检测细胞活力,筛选热应激条件;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检测生长因子表达。采用抑制剂阻断ERK1/2通路磷酸化,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体内试验:热应激后大鼠直肠和体表温度均显著升高、血清皮质激素和Hsp7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热应激模型成功。热应激导致小肠上皮组织出现明显损伤,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体外试验:热应激导致细胞形态损伤,降低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诱导ERK1/2磷酸化。加入抑制剂后,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被阻断,细胞形态损伤更为严重,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增加。”结论”热应激引起大鼠小肠和IEC-6细胞损伤,改变生长因子表达水平。ERK1/2信号通路在小肠上皮细胞热应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并参与调节生长因子表达。
热应激 生长因子 细胞活力 基因芯片 小肠上皮细胞
余进 尹朋 刘凤华 尹靖东 朱晓宇 许剑琴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 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 102206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 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 102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用化药和中草药创制与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193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用化药和中草药创制与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第五届北京畜牧兽医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
北京
中文
105-127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