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市通州区2009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09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优势毒株的亚型变化和流感的流行趋势。<br>  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品,用RT-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同时用狗肾细胞(MDCK)细胞培养法做流感病毒分离和血凝实验(HA)。<br>  结果:2009年1月份,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143份,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2份,阳性检出率是57.34%。分离出流感病毒毒株37株,经型别鉴定,36株为甲1(H1N1)亚型,有1株甲3(H3N2)亚型;2009年5~12月份,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品252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从6月份至12月份依次为3.85%、4.69%、16.08%、38.62%、65.89%、45.45%和27.42%。7月份对检出的6份甲型阳性样品做分型鉴定均为甲3(H3N2)亚型;从8月份开始在流感样病例监测中有新甲型H1N1毒株的出现,从8月份到12月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占甲型阳性的百分比分别是2.74%、27.08%、57.41%、94.29%和94.12%。<br>  结论:2009年通州区流感病毒流行的优势毒株年初以甲1亚型为主,同时有甲3亚型的存在,到6~7月份以甲3亚型为主;在流感样病例监测人群中,从8月份开始有新甲型H1N1毒株的出现并逐步取代其他亚型,到10月份以后已经成为优势毒株;同时,流感流行的高峰月从与北京以往相似的12月~次年1月份提前到10~11月份,到12月份已经趋于下降趋势。

甲型H1N1流感 流感病毒优势株 核酸检测 病原学监测 病例监测

张兰荣 苏艳萍 唐一清 赵凤玲 罗宇馨 王凤君 邹林 张扬 王宝兰 刘秀军

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1100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公共卫生北京论坛——甲型H1N1流感防控高层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4-57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