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铁复合氧化物颗粒对As(V)的去除研究
本文系统研究了锆铁氧化物颗粒吸附(GZI)对As(V)的去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初始As(v)浓度、共存离子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吸附后材料的脱附性能及动态处理后材料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浓度低于20mg·L-1时,5h后As(V)在GZI吸附剂上达到平衡,初始浓度为50mg·L-1时,24h内As(V)在GzI吸附剂上未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吸附开始3.Oh内,吸附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在pH3.0-9.0的范围内,As(V)在GZI表面吸附不受pH影响,显示出良好的pH适用性,意味着在地下水常见的pH范围内,吸附效率不受pH影响.在pH=7.0时,As(V)平衡浓度为13.8 mg·L-1时,该颗粒吸附剂对As(V)的去除容量为20.75mg·g-1,优于多数已报道的颗粒除砷吸附剂.共存离子实验结果显示,HCO3-、F-、腐殖酸对As(V)的去除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余共存离子在中性pH条件下对As(V)去除影响不大.碱液脱附实验表明,3.0%的NaOH适合于对吸附后的GZI进行脱附.动态柱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As(V)浓度为500μg·L-1、SV为2.0h-1,出水As(V)达到10μg·L-1的穿透浓度前,总计处理了2433BV的含As(v)水样.对使用后的吸附剂颗粒进行的TCLP测试证实其是惰性的、可以安全填埋的.以上结果显示GZI吸附剂是一种潜在的、能应用于实际处理的除砷吸附剂.
锆铁复合氧化物颗粒 砷元素 去除性能 颗粒吸附剂 地下水污染
张艳素 豆小敏 于新 赵蓓 伦小秀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第二届IWA-中国水环境嗅味问题及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交流会
济南
中文
354-367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