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左炔诺孕酮-炔雌醚(EP-1)对雌性布氏田鼠生殖器官的作用
不育控制的概念最早由Knipling于1959年基于雄性不育法在害虫防制上取得巨大成功而提出,1961年,Davis使用化学不育剂控制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化学不育剂都是作为不育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经试验过的化学不育剂有a-氯代醇等十几种,但应用于实际控制的鲜有报道。不育控制(Contraception control),其实质上就是生育率控制(Birth contro1)。它与传统化学灭杀策略截然不同,前者是通过降低种群的生育率,后者是采取增加种群的死亡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然后对结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后对研究过程进行了讨论。
鼠害防治 杀鼠剂 生殖器官 不育控制
李薇 郭永旺 吴新平 海淑珍 施大钊
中国农业大学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部药检所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66-369
2008-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