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艽根的结构及中柱裂分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系统观察了小秦艽(Gentiana.dahuricaFisch.)根的结构和中柱裂分现象,结果表明,小秦艽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内皮层凯氏带明显,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结构包括正常次生结构和异常次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产生,最初的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细胞。形成外周皮,第二层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第一层周皮内侧的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形成内周皮。在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木质部中央木质部薄壁细胞增多并出现裂隙,维管形成层在某些区域逐渐断裂并向内产生较多的木薄壁细胞,随后多处维管形成层断裂处径向方向上的薄壁细胞和内周皮由内到外逐渐向内凹陷,凹陷过程中薄壁细胞脱分化生成木栓化细胞,当凹陷口靠近木质部中央时,附近的木薄壁细胞也脱分化产生木拴化细胞并与凹陷口处的木栓化细胞相连一起沿切向方向延伸,致使不同方向的凹陷口相互连接。使木质部被木栓化细胞包围,形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维管柱。此后位于外侧的外周皮和颓废韧皮部沿裂分处向内凹陷,与中央木薄壁细胞脱分化后产生的木栓化细胞相连,将各独立维管柱包围,主根裂分为几个支根。
小秦艽 根结构 发育解剖学 中柱裂分
郭伟娜 苟建军 魏朔南
西北大学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 西宁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青海 西安 810000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63-65,88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