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宁夏枸杞果实糖分积累与内源ABA含量变化研究

  以不同发育时期枸杞果实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果实生长指标,糖分含量,果实果肉组织细胞质膜和液泡膜ATP酶活性,PPase酶活性以及果实内源激素ABA含量变化,研究了果实糖积累特性与ATP酶和PPase酶活性以及与ABA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枸杞果实内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随果实发育成熟呈逐渐增加趋势,而蔗糖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在果实成熟期主要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在枸杞果实发育的青果期、转色期,液泡膜H+-ATPase活性逐渐增强,并达到最大,到成熟期液泡膜H+-AT-Pase活性又有所下降,而液泡膜PPase活性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液泡膜H+-ATPase和PPase活性的持续增高,为液泡内糖分的运输提供了原动力。细胞质膜H+-ATPase活性变化规律与液泡膜H+-ATPase活性变化规律相似,所不同的是质膜H+-ATPase活性明显低于同期果实液泡膜H+-ATPase活性。且成熟期质膜H+-ATPase活性下降幅度较大。内源激素AB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在果实成熟后期ABA含量略有下降。与葡萄糖和果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和0.934,而与蔗糖含量则呈负相关。ABA含量的提高也促进了果实发育后期ATP酶活性的升高,加速了果实糖分的积累.

宁夏枸杞 糖分积累 果实内源激素 含量变化

郑紫燕 张磊 郑国琦 王俊

宁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国内会议

2008年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科学与开发研讨会

银川

中文

127-131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