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绩效及其成因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成为现代职业体系之外的一种高风险“职业”。受城乡二元分割格局的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总体水平还偏低,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绩效与农民医疗消费虚化的成因,对于反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理念和现实路径,及时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实现共建共享,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绩效 医疗消费
杨发祥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87-303
2007-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