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春期女性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双生子研究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性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变化趋势,估计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对效应.方法:以学校登记为基础募集6~18岁女性双生子180对,其中同卵双生子132对、异卵双生子48对,按Tanner标准进行青春发育分期,测定空腹血清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浓度.结果:青春期女性血清瘦素浓度随青春期进展而显著增高,可溶住瘦素受体则呈显著下降趋势,二者的综合作用使得游离瘦索指数随青春期进展持续显著增高,7~9岁和12~14岁增高尤为显著,分别为10.1~32.3和41.8~82.1:瘦素和游离瘦素指数与各体格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0.76,而可溶性瘦素受体则与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0.42;组内各指标相关系数均为同卵双生子大于异卵双生子,而偶内差和相似度系数则异卵双生子大于同卵双生子,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和游离瘦素指数的遗传度分别为0.37、0.84和0.46.结论:7~9岁女孩游离瘦素指数的快速增长可能对青春期的启动起促进作用,而12~14岁的突增可能对即将到来的月经初潮起预示作用,青春期女孩血清游离瘦素指数同时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瘦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可溶性瘦素受体则受遗传因素的控制较强。

青春期女性 血清瘦素 可溶性瘦素受体 双生子

李红娟 季成叶 杨业鹏 胡永华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医学部放射医学教研室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国内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第一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61-366

2005-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