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钱子碱纳米微粒抗肝细胞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马钱子碱纳米微粒抗肝细胞癌作用。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研制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马钱子碱纳米微粒,体外观察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 生长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 和FQ-PCR 检测药物作用72h 对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 蛋白和mRNA 表达水平。结果:马钱子碱纳米粒平均粒径146±96nm,载药率:4.2%,包封率: 67%。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呈现剂量依赖性,5-FU、马钱子碱和马钱子碱纳米微粒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IC50 分别为16.7μg/ml、90.3μg/ml 和164.9μg/ml,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纳米微粒相比,马钱子碱纳米微粒显著诱导肝癌细胞Fas 蛋白和mRNA 表达,且320μg/ml 剂量诱导表达显著高于160μg/ml (P< 0.05)。结论:马钱子碱纳米粒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肝癌细胞Fas 蛋白和mRNA 表达有关,马钱子碱纳米微粒是一种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肝癌治疗药物。

马钱子碱 纳米微粒 肝细胞癌 作用 机制

秦建民 陈庆华 撒忠秋 徐夏君 杨林 盛霞 张敏 李琦 殷佩浩 高科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普外科 上海 200062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 2004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病理科 上海 20006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肿瘤科 上海 200062

国内会议

第23届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

上海

中文

286-292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