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从微观财务层面研究金融发展等制度环境因素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是“法与金融”理论的特点。本文以2004-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权代理成本作为银行贷款治理效应的衡量变量,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产权性质对银行贷款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银行贷款整体上增加了企业的股权代理成本,但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银行贷款治理效应更强,能更有效地降低股权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银行贷款与股权代理成本的正相关关系仅在国有控股企业存在;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非国有控股企业银行贷款治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此效应在国有控股企业并不显著,可能被政府作为企业最终控制人的“父爱效应”所削弱。
金融发展 负债治理 代理成本
张亮亮 黄国良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徐州 221116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642-649
2010-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