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方法的沿海景观地貌对水质环境影响的生态相关性研究
我国沿海水域日趋加剧的水质污染、水体缺氧与生态退化已经严重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沿海潮间带湿地是水陆边缘的生态交错地带,也是生态敏感区;依靠沿岸不同形态的景观地貌与潮汐水动力作用,维系着近海水域的自然过程与生态平衡。本文通过调查收集国内外典型海湾的水质状况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结构-功能原理与边缘效应理论,利用分维数D及形状指数S等景观特征量化指标,分析研究国内外各海湾沿岸的景观形态与水质环境状况(赤潮发生数、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标)之间的关联。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沿岸景观结构关系到潮汐海流与边岸间的水动力作用大小,及其对波浪、旋涡与破碎水花的形态变换过程,影响到水质净化与生物繁衍等生态功能。其中,表示岸线形态特征的分维数D是关键要素。这对沿海滩涂围垦等人为开发进行科学调控具重要意义。
景观生态学 景观特征量化指标 水体溶解氧 水质净化功能 水动力作用 底栖生物多样性
王紫雯 吴赛男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0058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322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09-1116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